编辑 | 小众说文化
还在犹豫什么?财富和好运就在关注里!
加入我们,欢迎幸运和财富!
秋风渐起,树梢的叶片开始染上金黄,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露珠凝集在草叶上,晶莹剔透,预示着寒露节气的到来,它不像春天的繁花似锦,也不像夏日的激情亲切旷达,却以一种安谧而深奥深厚的美,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r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常日落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露气寒冷,将凝集也”,寒露一到,气温骤降,露水更冷,快要凝集成霜了,此时,北方已能感想熏染到深秋的寒意,而南方也告别了酷热,迎来了风凉宜人的时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r
古人对节气的变革尤为敏感,寒露节气的到来,也牵动着他们的诗心,他们或在诗中描述寒露时节的景致,或借景抒怀,表达内心的感悟,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一同走进三首与寒露干系的诗词,感想熏染那份超过时空的秋日情怀
\r唐代墨客元稹,以其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寒露时节的景象,他的《咏廿四气诗·寒露玄月节》中写道:“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清晨推开窗,寒意袭人,才惊觉秋意已深,放眼望去,庭院中的菊花,也逐渐染上了金黄,预示着花期的附近
\r诗歌的第二句“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则将视角从庭院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秋风瑟瑟,吹落了满地金黄的落叶,也送走了南飞的大雁,古人常以雁来雁往寄托思念之情,这南飞的雁阵是否也勾起了墨客心中的一丝离愁别绪呢?
\r图片来源于网络
\r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墨客将目光转向了野外,寒露时节,蛤蜊肥美,却引来群鸟捕食,农人忙着收割作物,又担心早霜来袭,这两句诗,描述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也表示了古代农人费力劳作的艰辛
\r诗歌的末了两句“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则表达了墨客对松柏保持不懈品质的赞颂,寒露过后,草木凋零,唯有松柏依然保持着苍翠的本色,这不正像拥有武断信念的人吗?无论碰着若何的困难,都能始终保持初心,不畏艰险
\r如果说元稹的诗描述了寒露时节的景致,那么宋之问的《初到陆浑山庄》,则更多地融入了墨客自身的情绪,宋之问仕途坎坷,几经浮沉,这首诗写于他被贬谪之时,表达了他渴望归隐山林,阔别尘世鼓噪的心境
\r图片来源于网络
\r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诗歌开篇,便点明了时节——寒露,“授衣”,指的是古代寒露时节,天子要举行仪式,赐予臣民冬衣,表达对百姓的关怀,墨客此时被贬谪在外,自然无法感想熏染到这份温暖,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r“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这两句诗,表达了墨客渴望过上闲适清闲生活的欲望,他希望像古代的隐士一样,阔别官场纷争,寄情山水,弹琴自娱
\r“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墨客将目光转向了面前的景致,寒露时节,草木凋零,夕阳西下,为山川染上了一层萧瑟的色彩,这两句诗,看似只是描写景致,实则也暗含了墨客此时的心境,他就像那夕阳下的落叶,充满了凄凉和无奈
\r图片来源于网络
\r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只管心中充满了苦闷,但墨客并没有完备沉溺个中,他放声高歌,溜达山林,与鸟儿为伴,试图从大自然中寻求抚慰
\r陆游的《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则表示了他乐不雅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当时他身患重病,但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r“客疾无根莫浪忧,目前扫尽不容留”,诗歌开篇,便展现了陆游积极乐不雅观的精神面貌,他认为,疾病只是暂时的,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就一定能够降服病魔
\r图片来源于网络
\r
“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这两句诗,表示了陆游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胸襟,他认为,人生涯着,不必太过追求物质享受,更主要的是要存心去感想熏染自然之美,精神之乐
\r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寒露时节的景象,也表达了墨客各自的情绪和感悟,他们或借景抒怀,或托物言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r寒露时节,秋意渐浓,让我们放慢脚步,存心去感想熏染这美好的时令,体会古人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或许,你也会有新的感悟和收成
\r你心中是否也珍藏着一首描写秋日的诗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r\r本文分享积极内容,无侵权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