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这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皎夜光》。诗中慨叹深交零落,今是昨非,大有幽怨之意。古人纯挚,对炎凉冷暖、世事无常,虽有深刻的感想熏染,总还是不大习气,不似本日的我们,所见益多,所感颇少,只是一...
“露”字,作为汉字中一个常见的字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俄罗斯,作为我国北方的邻邦,其文化中同样蕴含着“露”字的独特魅力。本文将深入挖掘俄罗斯“露”字的深层内涵,探讨其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以期为我国文化研...
白露为册,秋月为封,清霜作扉,翻动时满是瓜喷鼻香果喷鼻香,阵阵扑鼻。白露为乐,飒飒兮秋风,沥沥兮秋雨,淙淙兮秋波,声声入耳。白露为画,秋水与天共色,秋叶泫露如泣,伊人翩若惊鸿,步步皆景。9月7日17时53分,我们迎来白露,一...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年夜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由于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 垂緌(ru...
《毛传》在注《齐风•东方未明》之“东方未晞”之“晞”字时说“晞,明之始升”,令人不齿;另有国学家认为其“晞”通“昕”,也是丑态尽现;我从没见过任何一个国学家对“东方未晞”句做过哪怕只是稍负责一点的研究。 实在,解“晞”为“干...
诗经中的秋露五首: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在汉朝初年就已经官方确定,实际它的利用,远远早于秦汉。有资料说周朝已经确立了八个节气,但是同样起源于周朝的诗经,却分明有了“白露”。让我们来看看诗经中的...
没有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