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草堂诗余正集》卷二评云:“东坡升沉去住,生平莫定,故开口说梦。
如云‘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君臣一梦,今古浮名’,屡读之胸中鄙吝自然消去。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时写的,一说是谪居黄州时所写,一说是谪居儋州时所写。
不管是黄州时还是儋州时,都是苏轼最悲惨的岁月。
以是这首词中,我们熟习的那个旷达的超脱的苏东坡不见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愤懑的苏东坡。

苏轼写人生如梦的三首词世事一场大年夜梦人世几度秋凉

世事一声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酒贱常愁客,月明多被云妨。
一个“秋凉“,一个”客少“,道尽了人生的悲惨之感。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东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

此词写于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思念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
此时四十二岁的苏轼三过平山堂,顿生转瞬之间,半生倏忽已过的感慨。
从词人第一次过平山堂到现在近十年的人生跨度中,自己固然已蹉跎岁月,尊敬的恩师欧阳修亦已仙逝,而堂上仍留有他遒劲的手迹,更让民气生思念之念。

此时东坡还没有遭遇乌台诗案,他的人生还没碰着很大的打击。
但以东坡内心的敏感,已经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悟。

白居易《自咏》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而苏东坡在此词中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又翻进一层,谓人生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宅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宋神宗元丰元年十月的一个夜晚,苏轼宿于燕子楼,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
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醒来后十分感慨,写下这首别具意境的佳作。

这首词深奥深厚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蔽着某种哀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这一句千古传诵,虽不如“大江东去”有名,但此二句更加韵味悠长。
东坡写关盼盼事说”古今如梦,何曾梦觉“,我们本日读他词,又何曾不是古今一梦呢!

文/谢小楼

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大众年夜众号:倚剑听雨楼(ID:yjty-lou),回答“03”可查看“诗词文鉴赏”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