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篇目(解析版)
古诗文课内篇目(★为默写篇目)
古诗词篇目
古文篇目
古诗词诵读篇目
六年级
(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伯牙鼓琴/《吕氏春秋》
★江南春/杜牧
书戴嵩画牛/苏轼
六年级
(下)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学弈/《孟子》
★还乡偶书(一)/贺知章
★竹石/郑燮
两小儿辩日/《列子》
《西江月》理解性默写答案
1.《西江月》中,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附近旧屋的欢欣的句子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利用对偶手腕,描述村落庄夏夜宁静之美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西江月》中,辛弃疾用嗅觉、听觉捕捉景物特色,写出了丰收景象的句子是: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西江月》中,描写山乡夜晚骤雨将至的诗句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5.《西江月》中,“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表达了词人由于沉浸在稻花喷鼻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愉悦心情。
6.《西江月》中,描述出一幅幽美月夜图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7.西江月》中,表现词人为田舍感到由衷喜悦,陶醉于丰收在望的欢快中的句子是: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8.《西江月》中,词人把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经由奥妙的组合,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9.《西江月》中,由稻喷鼻香而遐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的语句是: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西江月》中,写夜行人不得不焦急赶路的缘故原由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1.《西江月》中,“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与“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落”一样,词人有着同样的惊喜。
12.《西江月》中,词人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景象的悄然变革的语句是: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江南春》理解性默写答案
1.《江南春》用视听结合手腕描写千里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的句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2.《江南春》描写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飘荡的句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3.《江南春》中描写佛寺深邃、朦胧意境的句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江南春》中利用遐想手腕的句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伯牙鼓琴》理解性默写答案
1.《伯牙鼓琴》中,总写伯牙、子期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浸染的句子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2.《伯牙鼓琴》中,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钟子期将伯牙的琴声描述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3.《伯牙鼓琴》中,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钟子期将伯牙的琴声描述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伯牙鼓琴》中,写伯牙认为世无知音后详细行为的句子: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迢迢牵牛星》理解性默写答案
1.《迢迢牵牛星》中,表现抒怀主人公对对方产生疑惑的句子是:天河清且浅,相去复几许?2.《迢迢牵牛星》中,从形态和声音写织女勤恳的诗询是: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心裁。3.《迢迢牵牛星》中,“皎皎天河女”是写景也是写人,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4.《迢迢牵牛星》中写织女织布无果,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楚的句子:“终日不成章,泣递零如雨"。
5.《迢迢牵牛星》中,表明古人面对浩瀚的星空,有时也会产生浪漫而奇特的想象的句子是: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6.《迢迢牵牛星》中,表达了有情人难成家眷的痛楚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7.《迢迢牵牛星》中,写出织女娴熟的织布技能,也显示她俏丽动人姿容的句子是: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心裁。8.《迢迢牵牛星》中,表现因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终日不成章,泣涕泣如雨。9.《迢迢牵牛星》中,表现人间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之情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0.《迢迢牵牛星》中,提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两个人物的句子是: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
《竹石》理解性默写答案
1.《竹石》中郑板桥描写特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的句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竹石》中解释了“根基深力量才强”这一道理的句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竹石》中墨客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傲的神态的句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竹石》中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毅刚烈不阿、正派不屈的骨气的句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还乡偶书》理解性默写答案
1.《还乡偶书》中用比拟手腕写当年离家与今日返归变革的句子: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还乡偶书》中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的句子: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还乡偶书》中描写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的句子: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还乡偶书》中借欢快场面来表现哀情的句子: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