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墨客

在西安留下他们的印记

有人对春雨情有独钟

古诗句中那些绝美的西安月历 你可见过

有人对冬雪意见意义盎然

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美景

被古人以诗词的形式

流芳百世

那你知道

古人都是若何描述西安的吗?

随着9妹一起来欣赏

☟☟☟

古时的长安

帝王生活是啥样?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甍遥接汉,飞不雅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帝京篇十首》唐·李世民

西安,古称“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这首诗写了皇宫的地理位置,以及宫殿壮阔绮丽的景象,很有气势。

古时的长安

人生活是啥样?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喷鼻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长安古意》唐·卢照邻

此诗托古意而写今情,展现了当时长安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墨客用传统题材写自身的感想熏染,以铺陈的笔法,描述了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神往之情。

古时长安的

春天是啥样?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纭,它像酥油般周详而滋润津润,了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散。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时令。

古时

长安的雪是啥样?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长安喜雪》唐·朱湾

长安下雪了,千家万户处处飘着雪花,一点一点无声的落在路旁的低洼处。
就像玉一样的尘土消逝堆积,快要结成冰片却还和流水一样流淌。
天将晓的时候,光芒照在雪上,照的天苑一片清明剔透,雪花追逐着微风绕着御楼飞。

古代文人墨客对长安的留恋赞许

从一月到十仲春都曾写下无数千古名篇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古人眼中风华绝代的长安十仲春

☟☟☟

|正月|

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

献寿彤庭万国, 烧灯青玉五枝。

终南每每残雪, 渭水处处流澌。

《忆长安·正月》唐·谢良辅

早春之时,树木萌生,河面冰开水流。
新年新气候,新年新希望,正月是最为美好,给予人们希望的月份。
诗中“烧灯”二字,将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长安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仲春|

忆长安,仲春时,玄鸟初至禖祠。

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

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

《忆长安·仲春》唐·鲍防

早春仲春,乍暖还寒,燕子飞回,百鸟齐鸣。
河边的柳枝只是微微露出黄色叶芽,像花蕾含苞未放,那若有若无的嫩黄色,犹如刚出生家禽的鹅黄色绒毛。
但是长安城里的人都感想熏染到了这样微弱的春天的气息。
走出户外,映入眼帘的便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的春景。
曲江池曾为长安城中的人们游赏的圣地,远足踏春,往来于路上的行人相继而来。

|三月|

忆长安,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

青门几场送客,曲水竟日题诗。

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

《忆长安·三月》唐·杜奕

长安城里的三月,春意已浓,上林苑花开正艳。
灞桥折柳,别情依依,文人墨客在水边衔觞赋诗,普通百姓也会唱起当时的俗曲民谣,祈福消灾。

|四月|

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

尝酎玉卮更献,含桃丝笼交驰。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忆长安·四月》唐·丘丹

人间最美四月天。
长安四月,春意盎然,百鸟鸣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五月|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

进膳甘瓜朱李,续命芳兰彩丝。

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忆长安·五月》唐·严维

五月的西安姹紫嫣红,红的、粉的、白的、紫的、橙的,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你能看到的是美艳芳菲,是岁月静好。

|六月|

忆长安,六月时,风台水榭逶迤。

朱果雕笼喷鼻香透,分明紫禁寒随。

尘惊九衢客散,赭珂滴沥青骊。

《忆长安·六月》唐·郑概

|七月|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

七夕针楼竞出,中元喷鼻香供初移。

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忆长安·七月》唐·陈元初

|八月|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忆长安·八月》唐·吕渭

|玄月|

忆长安,玄月时,登高看见昆池。

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

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忆长安·玄月》唐·范灯

|十月|

忆长安,十月时,华清士马相驰。

万国来朝汉阙,五陵共猎秦祠。

昼夜歌钟不歇,山河四塞京师。

《忆长安·十月》唐·樊珣

|十一月|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

御苑雪开琼树,龙堂冰作瑶池。

兽炭毡炉恰好,貂裘狐白合适。

《忆长安·十一月》唐·刘蕃

|十仲春|

忆长安,尾月时,温泉彩仗新移。

瑞气遥迎凤辇,日光先暖龙池。

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

《忆长安·十仲春》唐·谢良辅

长安百姓准备欢迎农历新年,全体长安城彻夜不眠,家家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新桃换旧符”辞旧迎新,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及大唐盛世繁华的景象。

这些随处颂扬的诗词

冲破了时空的界线

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

宝贵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