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历史上涌现过不少的“神童”,他们年少时智商过人,才华横溢,言行非凡,成为时人追捧和倾慕的工具。
孔融4岁让梨,项橐七岁为孔子师,司马光7岁砸缸,骆宾王7岁写《咏鹅》,晏殊7岁中进士,甘罗12岁官拜宰相,周瑜13岁统领水军,王勃13岁写《滕王阁序》...............................

本日六一儿童节,中国好诗词带你欣赏古代少年儿童作过的那些诗!

咏鹅

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代儿童作过的那些诗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注: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墨客,从小就才思敏捷。
七岁时,有一天他家来了客人。
一家人忙着招待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
池塘边有很多俏丽的花草,草丛中时时有小虫子跳来跳去。
柳树枝条一贯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
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
骆宾王捉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扔去,鹅群赶紧向这边游来,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浮。
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扩展着扇形的荡漾。
骆宾王最喜好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
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
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
于是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由于他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明非常。
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
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下子,就年夜声吟诵起来。
客人听了非常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
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初月

唐-李白

李白,大概为其大约十五岁前一、二年还未离开青莲乡时所写,与《雨后望月》、《晓晴》、《对雨》、《望夫石》为同一期间作品。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注:全诗前四句,通过对“山上月”和“水上月”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位置和环境,其动态令人蓦生妖冶惬意、迷离宁静之感。

雨后望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注:本诗写雨后夜月升起时的景不雅观,紧扣望字写月升起时山海在月下变得光明残酷,写海水通亮,也写不雅观者眼亮心明,主客不雅观结合,极真实生动。
墨客描述了一幅幽美的月光图,而这图景中的人物便是喜好明月,月夜长吟的青年墨客李白。
综不雅观李白生平,咏月之诗不胜列举,玉轮凝聚了他太多相思相忆的情怀,李白的玉轮情结正是从他青少年期间开始的。

对雨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注:此诗写了远山和庭院雨景如烟的景象,而黎庶老叟还在劳作之中,如此气节,作者自己的清闲与老叟的劳作形成光鲜的比拟,墨客顿生感慨,透露出淡淡的忧闷。
全诗给人一种自我反思与怜悯劳动者的肚量胸襟。

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注:崔铉幼年时曾随父亲崔元略去拜访韩滉,很得韩滉的喜好。
崔元略道:“这孩子比来在诗道上进步很大。
”韩滉便指着架上的鹰,让韩滉赋诗歌咏。
崔铉接过纸笔,当即便作诗一首:“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韩滉叹道:“这孩子可以说是出路万里啊!
”后来,崔铉果真进士及第,出将入相。

赋月牙

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注:缪氏子,意思是一个姓缪的孩子,唐朝开元(713-741)时人。
听说,他从小聪慧能文,7岁就以神童召试,作了一首《赋月牙》,从小就有大志,很得唐玄宗的讴歌。
平生不详。
表达了经世济民的气概。
所著作《月牙》,《赋月牙》收编入《全唐诗》

咏灯

五代-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肯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注: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十国期间南唐建立者。

李昪,很早就失落去了父母,孤苦伶仃,到处流浪。
后来被徐温收为养子,改名徐知诰。
他知道养子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随时都有可能被抛弃的可能,正像一盏小灯随时可以被冷风吹灭一样。
于是借《咏灯》为题,把自己埋藏在心底的忧郁和欲望,委婉弯曲地表达了出来。
诗云:“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肯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意思是说只要主人为他添油剔明,他就要燃烧自己,发出光辉,为主人鞠躬尽瘁。
从此果真得到养父的爱怜和庇护,由刺史做到丞相。
又由于他改革赋税,发展农桑,得到朝野的拥护,成了南唐的开国君主。

栀子花

宋-蒋堂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注:蒋堂,宋常州宜兴人,字希鲁,号遂翁。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
历任知县、通判、知州。
召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
累知应天府、杭州、益州等地。
以礼部侍郎致仕。
为人清修纯饬,好学,工文辞,有《吴门集》。
今存《春卿遗稿》。

宋-阮阅 《诗话总龟·幼敏》:“ 蒋堂 侍御郎方六岁,父令作栀子花诗曰:‘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杈。
’”

咏磨

宋-王禹偁

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

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注: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墨客、散文家、史学家。
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
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
宋真宗登基,召还,复知制诰。
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去世。

王元之,济州人,年七八岁,已能文。
毕文简为郡从事,闻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诗,元之不思,即对曰:“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
若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
”文简大奇之,留于子弟间讲学。
一日太守席上出诗句:“鹦鹉能言争似凤。
”坐客皆未有对,文简写之屏间,元之书其下:“蜘蛛虽巧不如蚕。
”文简嗟叹曰:“经纶之才也。
”遂加以衣冠,呼为小友。
至文简入相,元之已掌书命。

西岳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昂首红日近,回顾白云低。

注: 寇准自幼聪颖过人,吟诗为难刁难,锋芒毕露。
一天其父宴客,酒过三巡有客发起:“闻令郎善诗,何不即席吟哦一首以助酒兴?”寇准之父也不推辞,只是说:“犬儿献丑,求还诸位方家见教也。

其时寇准只有7岁,他毕恭毕敬地说:“请出题。
”客人说:“此地离西岳不远,你就以西岳为题吟咏一首《西岳》,如何?”小寇准果真了得,他在众来宾面前踱步思虑:一步,两步,刚迈出第三步,便兴趣勃勃地说:“诸位见笑,有了!
”于是,一首五言绝句脱口而出。

满堂闻之,交口夸奖——“三步诗,三步诗,这是一首三步诗”“超过史青五步,更超过曹植七步”“兼且是小孩呢”“还有,‘昂首红日近;回顾白云低’这诗中佳联,道出了西岳西岳之险要雄奇”大家都为寇准的才华叹服,异口同声对其父道:“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说不准能当宰相呢”

果不其然,7岁已三步成诗的寇准,40出头就成为宰相了——那是宋真宗景德三年。

日将出

元-耶律铸

阴云夜合乾坤失落,万象不能分别得。

苍凉海底浴重光,却与行人指南北。

注:耶律铸(1221-1285)元初大臣。
字成仲,耶律楚材次子。
他自幼聪敏,秉承家教,崇尚儒学,长于赋诗属文,更善于骑射。
幼聪敏,有文才,少年时即享诗名,12岁能写得一手好诗,如:日将出;,描述红日将出的情景颇故意境。
他常与金末元初的墨客元好问、吕鲲、李冶等酬唱相和。
20多岁即有诗集付梓。

沟水诗

明-刘溥

门前一沟水,昼夜向东流。

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

注:刘溥(约公元1436年前后在世)明代御医,工诗,与汤胤绩同称“吟豪”。
字原博,一作元博,号草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景泰十才子”之首。

祖父刘彦、父亲刘士宾皆为太医院御医,刘溥以医术精明,其治病宗李东垣。
刘溥八岁赋《沟水诗》,时目为圣童。
诗云:“门前一沟水,昼夜向东流。
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
”长侍祖父游两京,研究经史兼通天文、历数。

宣德时,以文学征。
有言溥善医者,授惠民局副使,调太医院吏目。
耻以医自名,日吟咏为事。
其诗初学西昆派,后更奇纵,与汤胤勣、苏平、苏正、沈愚、王淮、晏铎、邹亮、蒋忠、王贞庆号“景泰十才子”,刘溥为主盟。

绝句

明-夏完淳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注: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明末(南明)墨客,松江华亭人。
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
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
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连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去世,年仅十六岁。
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
有《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少年时即肚量胸襟大志,至十一、二岁,已“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个中。
”一次他问岳父钱栴:“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丈人惊愕,一时无从回答。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
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互换精美原创文学。
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好诗词微信"大众年夜众号:qq274158273,欢迎各位关注,欢迎各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