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是指人们在环曲的水边宴饮,把盛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停在谁的前面谁就要将酒喝下,并赋诗一首。
因此,这也成了一个比拼才华的盛会。
但是,这样的作品多是应景而作,并没有什么艺术代价,很少有名篇流传。
根据古人的统计,曲水流觞,真正做成诗赋2篇以上的只有四分之一,作出1篇的三分之一,其他人每每更乐意被罚酒。
这不是人们不能作诗,而是怕写不好反而坏了名声,还不如饮酒。
本日我们选取了5首比较精良的曲水流觞作品,一起欣赏一下。

1.《南轩》 唐 戴叔伦

野居何处是,轩外一横塘。

座纳薰风细,帘垂白日长。

面山如对画,临水坐流觞。

曲水流觞三月三5首诗词共析赏

更爱闲花木,欣欣得旭日。

这首诗描写了三月三日田园风光。
别墅外,横塘边,喷鼻香风入座,日入垂帘,一派清闲恬适的景象。
对面青山如画,与朋侪临水流觞,多么的惬意。
更可喜地是,花木繁茂,欣欣向荣,春光无限,更增长了无穷的乐趣。
全诗读来,有一种世外桃源的觉得。

2.《南安王使君领客湛泉流觞曲水》 宋 戴复古

横浦堂前举一卮,古榕阴下坐多时。

连朝好雨千山涧,昨夜新秋一叶知。

梅岭乡来逢行者,兰亭今日又羲之。

家声不坠风骚在,如见初寮说好诗。

横浦堂前,古榕荫下,一群朋友开怀畅饮。
连日下雨,山中涧泉无数。
昨天入秋,一见黄叶。
这几句概括了曲水流觞的韶光地点,措辞精练清新。
从梅岭到此,碰着的朋友,犹如当年王羲之的兰亭聚会。
后两句赞颂了主人才华出众,诗作非凡。
《初寮集》是宋高宗时墨客王安中的作品,从全诗来看,该当是王安中的后人宴客。

3. 《次韵王敏仲至西池会饮》 宋 张耒

圣朝无复用舟师,戏遣军舰插戟枝。

沸浪有声黄帽动,东风无力彩旗垂。

不胜杯酌宁辞醉,传语风光共此嬉。

远比永和真继轨,临摹茧纸看他时。

王敏仲,名叫王古,是苏东坡、张耒等人的好友。
当时王安石变法正处于激烈斗争期间,元佑当人正占上风。
这些人在西池会饮,饮酒作乐,斗志昂扬。
和平盛世,兵舰都被用于游戏。
“沸浪有声黄帽动,东风无力彩旗垂”,反响了当时一种纸醉金迷的状态,可以和当年晋朝永和年间比较较。
的确,北宋皇室没过几年就被迫南渡了。

4. 《临江仙(癸卯次葛鲁卿法西岳曲水劝酒)》 宋 叶梦得

山半飞泉鸣玉珮,回波倒卷粼粼。
解巾聊濯十年尘。
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
不辞常作坐中宾。
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

作者应邀在法西岳宴饮,飞泉鸣涧,波光粼粼,恰好一洗风尘。
这里十分宁静,很少有人来。
接着语气一转,感慨光阴流逝。
如果有机会,常常这样就好了。
面对这样的场景,只有春花能够理解,人到老年,时日无多,颇为伤感。
全词意境开阔,豪迈大气,颇有苏轼之风。

5. 《夜泛大明湖分南字韵》 清 王春溪

久客风尘倦,今宵酒意酣。

相随贤有七,刚值日重三。

月牙如钩上,明湖似镜涵。

蒙蒙烟水里,幽梦到江南。

三月三日,作者与7位朋友在济南大明湖饮酒。
大家分字依韵作诗为乐。
作者分得了“南”字,因成此诗。
全诗简洁明快,余味悠长。
特殊是“蒙蒙烟水里,幽梦到江南”一句,把大明湖景象比作江南,足见其秀美。
有趣的是,王春溪作完这首诗,席间就有朋友戏言说:你是不是想到江南当官去啊?结果,没几天,朝廷就任命王春溪到江苏履新,一时传为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