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和七年,即公元1125年,金国军队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北宋。东路军首领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而西路则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两支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渡过了黄河直扑北宋京城汴京,北宋政权岌岌可危。宋徽宗见势头不对,不想做历史的犯人,随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躲到幕后操控大权。至靖康元年,金军终于攻破汴京城,将徽钦二帝俘虏,顺便俘获了大量皇室成员,被历史称作是“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事宜后,侥幸逃生的皇室成员只能南下贱亡,并在杭州临安地区建都,国号称“南宋”。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探求得当的接班人,国家重臣们经由切磋,末了保举赵构为天子,史称“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字德基,是宋朝第十位天子,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年少时的赵构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天赋,他生性聪颖,博闻强记,曾被父亲宋徽宗封为检校太尉。
定武军节度使,也曾有过进金国阵营会谈的经历。与其他开国之君比较,南宋开国之君宋高宗显然不具备出众的特点,他只是历史乱局中生出的产物,是宋朝未能彻底灭亡的标志。北宋王朝的消逝,令民间反金的感情飞腾,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权力,宋高宗赵构只能以“北伐”为紧张任务,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将领。可事实上,赵构已经厌倦了战役,他深知金国铁蹄的威力,但又不能将自己偏居一隅的想法显露出来,故此只能暗中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取和平,乃至还罢免或处去世李纲、张浚、韩世忠、岳飞等主战派大臣。正是由于如此,后世史学家才会武断地认为,秦桧绝非是害去世岳飞的主谋,真正的首恶该当便是宋高宗赵构。
但评价一个人的标准绝非仅局限于如此层面,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宋高宗赵构实际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赵构年少时受到了良好教诲环境的熏陶,尤其精通诗词与音乐,更善于书法与绘画,在艺术方面,他彷佛继续了父亲宋徽宗优秀的基因。宋高宗曾贺年夜书法家黄庭坚为师,后又随米芾学艺,致使其书法颇有二人书法之精妙。宋高宗传世画作有很多,包括《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赐岳飞手敕卷》、《赐岳飞批劄卷》及《光明塔碑》等。
值得一提的是,宋高宗赵构有一个习气,便是在完成一幅字画作品后,都要加上一个属于自己本人的“花押”,以此彰显作品的代价。“花押”究竟是什么?原来它类似于当代人的署名与印章,是古代作者署名的一种办法。一样平常来说,古人在为作品署名时,每每不会用生硬的笔墨,而是创造性地将自己的“名字”或“号”加以变形,令其形成俊秀的图案,以此提高欣赏者欣赏作品时的意见意义性。宋高宗赵构的花押就不一般,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五”字,让外行人看不出个中的门道。据书法专家鉴定创造,实在宋高宗赵构的花押虽然看起来像一个“五”字,实在它只是一种“合形字”,二者分开来看的话,它们该当是“人”与“王”的结合。
“人王”自然是“人中之王”,宋高宗赵构是一代天子,自然是人中龙凤,也是一国之尊,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宋高宗赵构却将其表达得十分隐晦,足以解释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深深的自卑,一方面是来源于自己皇位的“来路不正”,另一方面是畏惧如狼似虎的金兵,恐怕有朝一日自己会与父亲和哥哥遭遇同样的了局。正因如此,纵然是一个小小的花押,赵构也费尽心思地隐蔽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想让外人踏足自己的内心天下。
宋高宗赵构的内心天下如此繁杂,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但压力始终会成为动力,他在位数十年,南宋政治、经济都在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其本人也活到了81岁高龄,堪称是一代“龟龄之君”。
参考资料:《宋高宗传奇》 李世湘著 郑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