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之美,在于秋色的斑斓。虽然此时,是绝大多数树木落叶的期间,且每每也有寒潮风雨,但是秋日的落幕,是个缓慢华美退场的过程。
由于落叶树木在凋落之前,呈现的色彩并分歧一,赤色,黄色,金黄,暗红,赭色,都有,这些暖色调,或者一树一色,或者一树多色,或者一山多色,造诣晚秋残酷的美。
而红树,最初是指的的春天着花的树,比如那些先花后叶的桃李梅杏,但是在长期审美过程中,红树移向了秋日有着斑斓红叶和黄叶之美的秋树。
尤其是站在晚秋高楼和高山上,那些落叶树木的红黄,在太阳的照耀下,给青山平原,带来一种如花的残酷。
以是红树,后来多指的是秋日有着斑斓落叶的树木。这个红的内涵,也分外广,险些席卷了秋日树叶的所有红黄色。这是中国笔墨分外的表达魅力。
古诗中,有很多青山红树的句子,这是视觉和诗形成共同的参差对照的美。
青色,绿色,是冷色调,赤色则是暖色调。
青山红树来形容晚秋,有山之永恒肃穆的底色,包含了很多原始的非落叶树木,也有秋日最有特色的落叶树,冷暖色调,犹如此时的景象,带给人醇厚的秋的味道。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树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 · 许浑《谢亭送别》
唐朝水运发达,有运河长江,沟通南北,人们如果跨省,去更远的地方,每每选择水路。实际一艘船,就像大型水上公交,用度相对低廉,如果不是特殊晕船,可以减去车马颠沛劳累和用度,每每是人们的首选。
正是由于水运发达,以是码头兴起,在岸边多有酒楼驿站。
古人说的买舟,未必是买下整艘船的航程,而不过是买个船票。
但是如果你身体康健,在行船上看到的风景,会比陆地行车看到的,广阔流丽,尤其是长江,洞庭湖这种大水域。李白有“轻舟已过万重山”,来抒发那种在船上的轻快感。
这首中唐的诗,写的是秋日水边的送别,
在码头上登船送别,就像现在的候机等飞。在开船之前,大家聚拢在水边的酒楼践行,由于临水临江,视野开阔,以是山水之美,尽收眼中。
此时正是晚秋,对岸远山,水边各种深秋的落叶树木,呈现绚丽的美。
个中在唐朝码头附近,多栽种枫树和柳树,也是一大特色。
秋日的青山红树,给人明丽的秋意。
正是饯别之时,热闹而感伤,不免酒喝多了。客人倒是没有醉,送别的人却醉倒了。
等到酒醒,客人早已经乘着船走了,而送别朋友的他,酒醒之后,天色已经黯淡薄暮,却飘起雨来,这种冷落冷落的景致,衬托了二心坎的失落落。
人家轻舟远去,红树青山,出路无限,他却独清闲原地,有寂寥,有失落落,乃至有一种时运不济,被困的忧伤。乃至我读出了里面那种模糊的酸涩感,红叶青山轻舟远,是别人的好秋,是他的好个秋吧。
“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南宋 · 陆游《望江道中 》
40岁的陆游贬官,从南京到淮南隆兴府作判官,通过水路上行。
正当盛年的他,心有浩气,然而屡次被打压,不受重用,但是在去淮南的船上,他逐渐抚平内心的忧郁。
我行的道,本身便是正道,本该耸立潮头,但是却瞥见滔滔江水从身边流淌,自己边缘化了。
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我醒了,伴着江边牛羊归宿的薄暮,我随着船歇宿在江边。
这江风已经是秋风,上行的船,鼓起风帆,不断在劲风中逆行,那桨声奋力,还时常听见天上雁子的鸣叫。它们是往家乡去,而我却越行越远。
但是,终于目的地快到了,我看到了淮南,这里虽然是贬谪之地,但是两岸青山,明丽红树,拥抱着我的到来,激起了我壮丽的诗怀。
这首诗,写得非常弯曲而耐读。
本来一场不尽人意的贬谪,化解成对青山绿水的热爱,对秋树红叶的赞颂,是一种化被动为豪迈的正面情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洒脱。
话说,这种洒脱,固然是陆游内在的,但一定是淮南山水是壮美清丽,青山红树美如诗。
“束书孤剑别西秦,红树青山泼眼新。
千里风霜欺老鬓,五湖风月寄閒身。
灞桥驴背惊残梦,函谷鸡声匆匆去轮。
料得游记多赋咏,邮筒毋惜寄阳春。 ”明 · 朱诚泳《别意送凌卧岩回籍次韵 其二》
这是明朝藩王秦王朱诚泳,送别部下幕僚的诗。明朝的藩王,并无实权,多享受之辈,但是这位秦王,却广罗儒士,致力教诲,开办书院,可谓一代贤王。
他的文学功底也了得,比如这首诗。
这大概是送别相处多年的部下,情深意重。
你带着书,拿着剑,孤身上路,送别你的时候,正是红树青山的晚秋,入眼都是晚秋的红艳清新。这句诗有一种格外的明朗,是暗示着归去的人,开始新的生活。
虽然千里的风霜,吹动你的鬓发,但是你去的地方,是家园,是五湖风月的隐居之地。
你会在灞桥边上,思念朋友,感怀曾经的壮志,你会途经函谷关,思念历史和古人。
在这样的旅行里,你一定会有各种美诗,请你千万记得,寄给我一份,我在十月等着你的诗信。
这是真真礼贤下士,以士为友的情怀。
而一句红树青山泼眼新,不写离去之惆怅,是祝福,是勉励。
“红树青山飞白云,骖驔鞍马踏斜曛。
面远景好诗难胜,炼不成词恼刹人。”明 · 唐寅《题画廿四首 其十一 》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才子,墨客,画家。
当然他生平坎坷,诗词每每也流露出那种不羁之气,高雅中带俗俚,轻快流丽,颇接地气,以是成为时期的明星。
比如这首诗,读来非常故意思。
那晚秋红树青山,山上白云流动,驾着马车,踏着秋山落辉。
面前的好的景致,那是诗也写不出来的。
那就写词吧,结果词也写不出来,真真让人恼火。
实际上便是用当代的拍照摄像技能,也未必能够收纳照出,那种壮丽秋山,无限斜阳的立体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倒让所有的诗词逊色。
连才子唐伯虎都觉得无词的美景,定是壮阔深丽。
不过他这种末了一句打油诗的写法,很是诙谐会心。
墨客尚且如此没有好句子,普通人就不必勉强自己写诗作赋,对自然最好的礼赞,便是感想熏染和沐浴。
“亦知隔岁还相见,且忍兹晨暂别离。
红树满林人默默,青山斜照路迟迟。” 明 · 王慎中《山魁途次与芳洲分离》
这首诗的场景,虽然是交情别离诗,但是当作爱情诗也恰好,由于场景是这样的唯美。
我知道明年我们还会相见,以是,在本日,就忍下说出伤感别离的话语。
但是心中的惆怅,却不经意显示出来。
在红叶满林的山中,默默行走,看着你远去的道路,在太阳下,斜阳一线。
没有说分离的话,但也没有太快乐,别离的忧伤,在一程又一程的送行里。
红叶飘飞,红叶满地,青山流水,好个伤感的晚秋。
这人间,所谓的爱情,亲情,交情,都是欲望,相守。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诗词#
晚秋乌桕美诗七首:乌桕千株照眼红,始知秋叶胜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