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中国被称作五代十国,真可谓浊世英雄出四方。那日,老天爷不知为什么忽然刮起了很喷鼻香的风,喷鼻香风刮了三天三夜后,赵匡胤的母亲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双胞胎便是后来的宋朝开国天子——宋太祖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二人。由于两人都是大宋天子,赵匡胤母亲一胎生下两条龙,人们都说刮喷鼻香风是上天给她的褒奖和祝福。
赵匡胤本是一条乌龙,玉皇大帝见民间多难多难,故意叫乌龙下凡经受磨难,体察民情,以便日后飞黄腾达,登上龙位,拯救众生。以是贵为龙身的赵匡胤出生在贫苦之家。年轻的赵匡胤饥寒交迫,历尽了人间困难。为谋生他只得推起小车跑江湖,贫病交加时,卖雨伞的柴荣和卖油的郑子明救了他,三人结拜。兄弟三人分离后,赵匡胤几经辗转,来到随州。那天,随州的赵刺史在路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推车男人正是自己的同族侄儿赵匡胤,两家交情深厚,赵匡胤的父辈曾有恩于赵刺史。那赵刺史是侠义中人,收留下赵匡胤,将他安置在自己身边,要他边作差事边读书。赵刺史出帮助在城西北一条小巷内租了间屋子。赵匡胤便住在小巷之中,凌晨早早地起床在院里练拳习武,白天在衙门跑腿当差,夜晚在小屋苦读经书,悉通韬略之计。
那一年汉东之地久旱无雨,草木焦枯,禾苗无生。随州各路的地皮纷纭向玉皇大帝禀报旱情,要求玉皇为众生灵着想,普降甘露。哪知玉皇说道:“你们那里的旱情我早已经知晓,只是寡人部下兵将都忙于防大水去了,人手不敷,顾不到你们那里。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你们不要怕,随州现造诣住有乌龙一条,你们请他作法降雨便是。”
地皮爷们都一头雾水,他们谁也不知乌龙在什么地方。
玉帝哈哈笑道:“你到随州城西北那个小巷之中,去寻一个姓赵叫赵匡胤的外地人,找到此人即找到乌龙也。”
几个地皮爷大喜,伏地叩首拜道:“谢玉皇指示,我等这就去请。”
救旱如救火,几个地皮爷欢欢畅喜火速下了南天门,赶到随州已经是黎明时分。
且说赵匡胤,这日读书读到黎明,只以为腰酸背疼,头昏脑胀,便到院中冲了个冷水澡,练了一会武步拳脚,顿觉浑身清爽, 便靠在一株梧桐树上闭目养神,不知不觉竟酣然入梦。这时只看法盘爷破门而入,口中叫道:“乌龙啊乌龙!
如今天下大旱,万民遭殃,你还有闲功夫在此练功甜睡,小的今奉玉帝旨意,请你嫡作法降雨。”
赵匡胤已经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听地皮呼他乌龙,觉得自己便是乌龙了。听说是玉帝旨意叫他作法降雨,心中便有些烦懑,想到自己本来已修成正果,却无罪遭到贬谪,在这它地小城苦熬居住,凭什么生活无着没人问,有了事儿下旨叮嘱消磨!
说道:“你等回禀玉帝,吾乃罪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身卑职小不敢作法。”
地皮爷见他这样说,便道:“乌龙啊乌龙,你不作法降雨可是抗旨之罪呀!
你不想想,你身在随州,吃的随州饭,喝的是随州水,随州对你有养育之恩哪!
如今这里有了灾害,你该救苦救难才是。”
说到救苦救难,赵匡胤猛然想起了自己的职责。眼见天要亮了。乌龙转口道:“也罢,看在随州的庶民百姓份上,我就先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实在不是我不想降雨,实在是上界干事太不公正了。”
地皮大喜道:“这就好了。知道龙君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那就快快作法降雨吧,只三日就足够了。”
乌龙
天刚大亮,随州城风起云涌,人们模糊听到一串串闷雷,全体天急速被乌云挡住了,天地相接,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闪电中,只见一条乌龙在云中随风狂舞。要下大雨了,人们纷纭扛起铁掀、锄头,到田间开沟扎坝,准备蓄水。中午时分,一阵狂风过后,大雨像瓢泼桶倒一样平常撒向大地,天地轰响,彷佛要翻江倒海,把江汉一带搅成了一摊乱泥。暴雨一刻也一直,直下了七天七夜,全体随州城全成了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汉东大地,被大水冲成了一片汪洋。好多人无处安身,只得在树上搭棚,与蛇们共处。
原来,乌龙一夜没有睡,作法降雨体力花费巨大,大雨落地后他见没有什么事情了,就回家睡觉,没想到一个瞌睡儿虫为躲雨爬上了他的身,乌龙一觉睡了七昼夜,违背了玉帝指示的三天时限,把好事变成了坏事。这事传到天上,玉皇大帝动了怒,即刻下旨,命令三太子哪吒将乌龙打下凡界“示众”。
到第八天的中午,随州西北角又传来沉闷的雷声。全城百姓吓的要去世,这雨实在不能再下了,如果接着还下,就会天塌地陷,大水有可能吞噬统统。想到这里,人们齐向苍天祈祷,乞求快快天晴。正在惶恐之间,那团乌云飞转过来,一顷刻天又黑了。阴黑暗只听得一声霹雳,震得天地抖个一直。闪电中,只见一团乌云从天上掉下地来,落在城西北角上。说来也奇怪,这一声霹雳刚过去,城里的水竟溘然退得干干净净。又过了一下子,乌云退去,露出了湛蓝的上苍。阳光照在城中,暖洋洋一片光明。人们这才从树上、房上爬下来,当心翼翼地走上街头,创造在城西北那个小巷正中,躺着一条巨大的乌蛇。那乌蛇已经昏去世过去,时时时抽动一下身躯和尾巴。大伙急忙禀告赵刺史。刺史跑过来一看,只见乌龙有碗口粗细,连头连尾,摆满了整条巷子,他说道:“此乃神物,不可胡乱摆布,只可厚葬之。”
赵刺史命人收殓乌蛇,打算等他没气后好好安葬。哪知,听凭有多少人都搬不动,拖不走。没办法,只好弄来芦席将那蛇身挡住,谁知从蛇头盖起,就盖不住蛇尾;从蛇尾盖起,又盖不了蛇头,从中间盖,两头又都露在表面。末了,赵刺史想了一个办法,从两头往中间盖,方才挡住。
城中的百姓都跑到条乌龙不雅观看,知道这一定是位神物,于是大家一起烧喷鼻香磕头,设供许愿,祈祷真龙快快仙游显灵。太白金星见随州的百姓如此的心诚,故意随民愿玉成乌龙,就在玉帝面前禀报了民意,为乌龙解脱罪名,保举乌龙仙游复位。玉帝准奏。
大伙正在为乌龙劳碌,赵刺史忽然想起了侄儿赵匡胤,这几天遇难,公事特殊多,人手一贯不足,几天都不见他的人影,是不是已被大水淹去世了。想到这里,他急忙找到赵匡胤的住处,推门一看,赵刺史不觉脊骨发酸,寒气倒流,只见赵匡胤倒在地上,双目紧闭,口吐白沫,四肢僵直,双目紧闭,早已是不省人事,生命垂危。赵刺史慌了手脚,急令医官救治,熏艾蒿,掐人中,医官整整忙了一日一夜,才听他轻轻吐了一口长气,又昏昏睡去,怎么也叫不醒。一贯睡到第二天清晨,赵匡胤才悠悠还阳。
到第二天的清晨,掉乌蛇的那条小巷忽然狂风大作,遂见一团红云平地升起,再看那条乌蛇,挟着雷电,乘着狂风,随红云卷上天涯,不一会就消逝在人们面前。
乌龙仙游之日,正是赵匡胤还阳之时,赵刺史看得哑口无言,知道他的这个侄儿不是凡人。于是令人小心奉养,不得有半点懈怠。他正打算重用侄儿,这时赵匡胤的结贺年夜哥柴荣不再卖雨伞了,二哥郑子明也不再卖油了,他们带了很多兵,来接走了赵匡胤。三人造诣了一番大奇迹,赵匡胤竟然真的作了天子。听说赵匡胤第二次龙现真身是他大战火山王杨衮之时,杨衮一枪将赵匡胤打下马来,正要结果他的性命时,杨衮看见地上滚动着一条乌龙。杨衮当即跳下马连连跪地磕头,从此归顺赵匡胤,并叮嘱儿子杨继业,世代扶保大宋,永无二心。
后来赵匡胤曾经居住的那条巷子,人们改名叫“乌龙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