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思》一文里,作者认为,为政者要想治民,不仅要采取精确的办法勾引,而且还要心存畏惧。他还认为,人生有三种遗憾须要把稳:想要孝顺,但是双亲却业已不在;作臣子想要恪守节操,但却不能遂愿;想要与朋友交往,但与朋友却断绝了音讯。
本文选取《致思》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在此处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什么样的想法都能涌现啊!
你们每人谈谈自己的志向,
我将要从你们中做出选择。
点评:孔子向北游览,来到农山。当时,弟子子路、子贡、颜渊在身边陪侍。孔子让他们集中思考问题,然后再揭橥见地。
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不需耗费财物,
不去侵害百姓,
不费过多言辞,
只有那个颜回,
才是这么想的。
点评:颜回对孔子说,他希望能够得到明王圣主,并辅佐他们,向人们宣扬五教,以礼乐教导他们,使百姓不修建城墙,将剑戟之类的武器改造成农具,将戎马放养于平原湿地。这样,妇女不因丈夫长期离家而心生忧虑,千年也没有战役忧患。孔子听完后,认为颜回甚合其意。
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落也。
我年轻时很好学,
于是走遍了天下,
后来才返回了家,
但父母都已去世,
这是第一件过失落。
点评:贤者丘吾子认为,他的人生有三个遗憾令其酸心不已,第一个遗憾便是,欲行孝而亲不在。
长事齐君,君骄奢失落士,臣节不遂,是二失落也。
年长后,我去侍奉齐国国君,
齐君因骄奢而失落去臣民推戴,
作为臣子,节操不能够保全,
这是我的第二件过失落。
点评:第二个遗憾便是「臣节不遂」。
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落也。
平生结交了很多朋友,
现今他们都离我而去,
而且,还断绝了来往,
这是我的第三件过失落。
点评:第三个遗憾便是「朋友离绝」。
夫树欲静而风一直,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想要静止,但是风却一直地吹。
儿子想孝顺父母而父母却已去世。
点评:丘吾子认为,过去了就不能返回的是岁月,父母去世了就不能再见了。正如树想要静止,但风却一直地吹一样。
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
君子不能不追求学问,
而边幅不能不去润色,
若不润色便是没礼貌。
点评:孔子认为,君子没礼貌就会失落去别人亲近,而失落去别人亲近就不会得到忠实。
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远看就有光彩的,
那是润色的结果;
近看仍更加刺目耀眼,
那是学问的功效。
点评: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君子做学问须要把稳边幅的润色。边幅润色好,便是懂礼仪的表示,远看才有光彩。而若要近看仍旧刺目耀眼,就须要努力追求学问了。
去世者有知乎?将无知乎?
去世去的人有知觉,
还是没有知觉呢?
点评:学生子贡问孔子,去世去的人到底还有没有知觉?孔子回答说,这个不好回答啊!
不如去多多研究现实问题。
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
用精确的办法去勾引马,那么这马就能成为听话的马;
用禁绝确的方法勾引它,那么这马则会成为我的仇敌。
点评:子贡讯问政事,如何管理民众?孔子回答说,用精确的办法,就能管理好。而且,还要心存畏惧之心。